救灾支援,这些机型能在关键时刻帮上忙!

行业动态

翻开日历上9月的一页,2022正式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即使在疫情笼罩下,全球仍然有层出不穷的危机。地震、山火、洪涝、干旱等字眼,在最近频繁出现。在这些灾难面前,人类的韧性得到考验。好在航空业发展出了一批专门针对救灾和支援任务而设计的特种飞机,从转移伤员到改变天气,多样化配置的机型在危机事件中总能起到关键作用。

人类已经拥有近百年使用飞行器完成救援任务的历史。从1928年澳洲大陆上第一次使用固定翼运送医生,到二战时期美国使用直升机运输伤员,一直到现代被称为“空中医院”的魔改版公务机,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第三纬度来拯救生命。

  Photo courtesy of TIMES

  这个月初发生在四川泸定的地震灾难中,就可以看到不少飞行器参与救援。在地震发生后,来自西昌和成都的H-125和M-171直升机分别飞抵现场。9月6日南航总站与四川省应急厅会商后,再次增派两架K-32直升机前往石棉县执行灾情侦查、物资投送、伤员转运等救灾任务。

  Photo Courtesy of Rega

  H-125直升机是空客旗下的明星产品,家族机型拥有“小松鼠”这个可爱的昵称。目前已经有5000多架小松鼠单发直升机交付于全球100多个国家。H-125在性能、多功能性、安全性、维护成本、购置费用等各方面远胜于其他所有单发直升机,且擅长在高温高原等极端环境下工作,它的可靠性深得各国救援人员的喜爱。

  Photo Courtesy of Kuangyeren.com

  M-171直升机是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武装搜救直升机,主要执行战场搜救任务,并对敌地面袭扰火力进行压制与自卫。在参与抗震救灾任务时,它卸下武装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大容积的民用运输直升机,负责物资和人员运输。在洪涝灾害发生时,M-171可以长时间滞空并覆盖更大的搜救区域。本次执行泸定抗震救灾任务的是来自军区的M-171SH和M-171E直升机,属于中国根据任务性质改装的机型。

另外,从八月底一直烧到九月初的四川山火,一直也牵动着航空人的心。虽然跟地震救灾性质不同,但是破碎和烧灼的土地,同样给地面车辆救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此次川渝地区“抗旱灭火”的行动中,除了大批民间志愿者向着火场逆行,一大批航空航天装备也第一时间响应。这其中除了来自附近各省消防力量的直升机和无人机装备,也包括来自中国气象局紧急调来的一架高性能增雨飞机——新舟60。

在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催化手段中,飞机直接播撒是最佳方案。对于大范围的天气过程,飞机可以直接将催化剂播入云中预定的部位,飞机机动性强,而且具有播撒均匀、作业面积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Photo Courtesy of gongyikuaixun.com

  此次任务使用到的新舟60增雨飞机装备了各种先进科技,包括全套机载大气探测系统,任务集成系统,卫星空地通信系统和多种催化剂播撒系统。虽然比起前两年刚下线的新机型新舟600略逊一筹,但它呼风唤雨的能力丝毫不亚于升级版,新舟60和新舟600目前都是中国救火救灾任务中首要部署的攻坚利器。

查浦曼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曾接触过许多执行救灾和人道主义救援的特种机型,与官方和民间都有着无数次成功的合作案例。您有需求?我们有方案!即刻联系我们的包机专家。

  马上联系我们的包机专家

  享受一站式包机服务

  客机:13911067821

  货机:13916038570

  china@chapmanfreeborn.aero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文字或者图片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谢谢。